三赢律说:有态度,有能力,有温度;赢诉讼,赢口碑,赢未来。共同关注青年律师成长!

聊聊电视剧《底线》和《庭外落水者》中的师徒关系

 二维码 1
作者:张明湖 三赢律说来源:原创

图片




作者 | 张明湖 三赢律说




摘要:对比刚热播完的两部律政电视剧《底线》和《庭外落水者》当中的师徒关系,大家有没有发现存在很大的不同?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略显敏感的话题,不带节奏,理性分享。






日前,由最高法院指导的电视剧《底线》刚热播完,虽然从来没有追剧的习惯,鉴于网上热议比较多,所以还是以学习的心态,加速跳着看了部分。虽然也有同行评价剧情太梦幻,与司法实践相去甚远,甚至存在不少法律错误。但笔者认为该剧所选的案例确实都很鲜活,很典型,演员成色也堪称完美,尤其剧中的几组师徒关系塑造得非常到位。
为什么用“塑造”一词呢?皆因无论是师父还是徒弟,表现都实在太过于完美,以至于几近梦幻,比剧中的剧情设置要梦幻得多。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,张伟明之于方远,方远之于周亦安,哪个不是但既能倾囊相授、言传身教,又能充分给予尊重和个人空间;既能授业解惑,还是人生导师;既在业务上严厉要求,私生活中又和蔼可亲的师父?法律圈虽说是藏龙卧虎之地,但要以剧中形象要求师父仍是十分苛刻之事,就如偶像剧中的霸道总裁既多金又专一一样,也只能在偶像剧中存在了吧!但毕竟艺术源于生活,这也是可以理解的,至少为法律人的良性师徒关系树立了一个标杆。
剧中所描绘的法官之间,师徒传承的土壤还是有的,毕竟体制内师徒之间至少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。而相比之下,在律师行业的师徒传承中情况就比较微妙:另一部律政电视剧《庭外落水者》中所描绘的师父旷北平之于乔绍廷,徒弟洪图之于乔绍廷,哪个不是心狠手辣落井下石,忘恩负义之徒?还是那句话,艺术源于生活。律师行业与法官最大不同,就是师徒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;坦白说,所谓“师徒”更多像是一场交易,真正有师徒之实的是少之又少。在笔者看来,也许就是因为法律人都太聪明,太理性,也太过于现实;师徒关系虽然基于合同的民商事约定,但既非法律所认可的诸如“夫妻”关系,也非其他行业如艺术、技师等有严格师承传统(比如拜祖师爷),更非亲非故,当然是不具有可比性的。笔者认为,这个定位本身就有问题;其实,如果引入类似于博士导师硕士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相处模式,以“导师”和“学生”相称,本人认为也许比“师徒”要更合适些;毕竟,最终的“科研成果”也就是法院判决书,双方还是会共同留名的。而笔者自从入行以来,还是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律师前辈,虽然从不以师父相称,却仍愿意真诚相待,不吝赐教,实乃万幸,给自己加油!
不论年龄,不论行业,无论是师还是徒,得道多助失道寡助;做好自己本分,也不要按偶像剧标准过分苛求别人,这是笔者所想表达的。感恩生命中的所有遇见,一切皆有缘,无论伤害你还是帮助你的,从某个层面上来说,都在成就你成为更好的自己!


声明: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能作为正式法律意见和建议,如果您有特定的问题,请与律师事务所联系咨询事宜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;也欢迎读者留言交流!



  作者近期文章推荐

更多法学原创文章,以及笔者的其他原创诗词、杂文等,欢迎登录三赢律说青年律师学习交流及个人普法网站:www.3YLS.com!或关注三赢律说公众号,感谢关注,欢迎转载!


图片